人们在抓黄鳝的时候,会感觉到它的力量很强大,扭来扭去地很难控制。于是就有人认为,蛇如果吃下黄鳝的话,黄鳝会在蛇体内钻来钻去,并最终导致蛇的死亡。
不仅如此,黄鳝死后身体会变得僵硬,而蛇又不具备咀嚼能力,那么当蛇囫囵将蛇吞下后,会因为无法弯曲身体而无法行动,也会发生危险。
所以有人认为,蛇如果想要吃黄鳝的话,要跟黄鳝比一比长短。如果比黄鳝长,那么蛇就不会有事,而如果蛇的身体没有黄鳝长,那么就会被僵硬的黄鳝撑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蛇吃黄鳝不仅不会有问题,它们恰恰是黄鳝的天敌。在我国南方水域,水蛇、游蛇等蛇类的食谱上,黄鳝是常见且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生物学家野外观察及实验室解剖均多次证实:蛇胃中常有完整或半消化的黄鳝个体。江苏一水产研究团队就曾记录到一条中型水蛇成功捕食并消化掉一条体长接近自身体长80%的黄鳝,蛇安然无恙。
为什么说“蛇吃黄鳝等于找死”的传闻不靠谱呢?看完蛇类的捕猎和进食过程你就明白了:
首先,蛇攻击黄鳝时绝非盲目吞咽,而是先咬住黄鳝的头部,再利用灵活的身体对黄鳝进行缠绕,蛇口内倒钩状的牙齿可以确保黄鳝无法挣脱。而且,蛇会先将黄鳝杀死之后才会进食,并不会活着吞咽,那么黄鳝就不可能在蛇的肚子里乱钻了。
其次,蛇进食的时候虽然会“囫囵吞枣”,但它的消化液酸性极强,能分解骨头、鳞片甚至角蛋白。黄鳝的粘液和肌肉组织在蛇胃中并非不可攻克,也不会一直保持僵硬状态。
况且,蛇的消化道极具弹性,能适应猎物体型。吞食后,蛇会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静静等待,强大的消化系统通常在24~72小时内就能将黄鳝分解吸收,只留下难以消化的少许残渣。
当然了,“蛇吃黄鳝等于找死”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些时候,人们可能会遇到蛇在吃了黄鳝后死亡的情景,这可能是因为蛇本身已经带有伤病,刚好吃了黄鳝后意外死亡。
关于“蛇吃黄鳝等于找死”的传闻,你还知道哪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