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考古学、历史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另見其他需要考古学專家關注的頁面。
秦始皇陵世界遗产始皇帝陵封土北側正面官方名稱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英文)Mausolée du premier empereur Qin(法文)位置 中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標準文化:(i)(iii)(iv)(vi)参考编码441登录年份1987年(第11次會議)面积244公顷緩衝區4325公顷坐标34°22′55″N 109°15′13″E / 34.38194°N 109.25361°E / 34.38194; 109.25361秦始皇陵在中國的位置
秦始皇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地址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分类古墓葬时代秦编号1-164认定时间1961年
秦始皇帝陵是秦朝開國皇帝始皇帝的陵墓,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原名驪山園,現為世界遺產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園距西安市區以東約31公里,現存封土堆高76米,坐西朝東,核心地宮尚未發掘,據考古探測推測其深度約相當於十層樓高,長80米、寬50米,以巨石板構築並設有複雜的防水系統。
陵墓修建時間存在爭議,傳統依據《史記》記載認為始建於公元前247年,歷時39年;但現代考古研究(如段清波教授團隊)提出實際集中建造期可能僅為統一後的公元前219至前213年,約7年完成。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總面積244公頃,外圍陪葬的兵馬俑坑於1974年被發現,成為20世紀最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關於地宮的記載見於《史記》,描述其以水銀模擬江河、機關密布,現代科技檢測亦證實封土存在異常汞分佈,形似中國疆域輪廓,支持史料可信性。歷史上雖有項羽、黃巢等盜掘傳說,但21世紀考古調查未發現成功入侵地宮的證據,僅在周邊發現局部盜洞。
自1987年與兵馬俑共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是否主動發掘地宮仍存爭議,中國官方基於保護技術限制維持「不主動發掘帝王陵」政策。[1][2]近年考古工作集中於外圍陪葬坑,如2023年發布的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揭示秦軍軍陣排列規律及陶俑製作工藝。
陵墓简介[编辑]
营造[编辑]
《史記·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從即位初就開始修建陵墓,約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但曾擔任始皇陵考古隊長十多年的教授段清波表明[3],目前的學界主論為此一記述僅是司馬遷為了勸諫漢武帝大修陵墓而暗喻虛構;實際開挖的周邊物品包含工匠奴隸居住區物件表明建造者來自全部戰國七國,也只有天下統一後才能做到。眾多文獻也記錄主持建造者為丞相李斯,而其就任丞相是在天下統一前後幾年,之前為管司法的廷尉,皇陵的建造不太可能由一廷尉主持。所以反推建造時間為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9年-前213年),約七年建成。
布局[编辑]
考古發掘周邊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
现主封土底部南北长350公尺,东西宽345公尺,高76公尺。皇陵考古隊的科技物探技術表明,地下地宮約在地表下十層樓深度,長80米、寬50米,高度約五層樓,面積約十個籃球場大小[4]。東西兩側有墓道,整個地宮建築天花板和牆為巨石板包覆。墓外為人驚訝的是一巨大防水工程。一個ㄇ字型的地下防水大壩,包覆陵墓南東西三側來自驪山的地下水灌入方向,與《漢書》和《漢舊儀》紀載的「穿三泉」和「下錮三泉」相符。此工程實為開挖至突破三層地下水層深度的無比巨大ㄇ字型深坑,比陵墓更深,待地下水湧入後將巨量的細緻青膏黏土填埋整個坑道,制成一個防水的地下水泥大壩。探測發現至今此一工程還在防水,使其後方土地包含地宮保持乾燥。
[4]
历史[编辑]
据《史记·秦始皇本紀》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指出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七十餘万人。凿穿了三层地下水,灌注铜水来填补缝隙,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来模拟江河的流动,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陵墓中还有许多机关。为了防止洩密,在秦始皇入葬后,秦二世又下令将工匠封闭在地宫内城和外城之间。从科学探测和局部发掘来看,地宫里存在许多金属物质,也有很好的排水系统。至于地宫究竟有多深,学界争议很大,从20米到50米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所谓“穿三泉”只是虚指。
秦陵周邊建築和封土尚未完工,未堆土達預計的122米高度,便出现秦末农民暴动,章邯将修陵的七十万人全部调去抵抗暴动,至此,秦陵的修建中断。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盗墓[编辑]
古人一般認為秦陵可能曾經被盜,盜墓者包括項羽、赤眉軍、石虎、黃巢等: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漢書·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
《水經注·卷十九 渭水》:“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指赤眉軍),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晉書·卷一百七 石季龍載記下》:“又使掘秦始皇塚,取銅柱鑄以為器。”
明朝人都穆《骊山记》有关于黄巢盗秦陵的文字:“始皇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日: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项羽、黄巢皆尝发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虚冢耳。”
此外,還有清朝道光年間土匪挖掘秦陵、民國時期軍閥刘镇华挖掘秦陵的市井街頭說法。
到了二十世紀陆续有人提出秦陵可能未被盗掘。理由包括随葬兵马俑等皆完好、大量水银存留、未找到大规模盗洞等。有人认为漫長歷史中從未聽聞有始皇陵寶物流傳,內部景象流傳也证明秦陵未被盗,但实际上因为盗墓贼极力隐藏自己盗墓一事,很少会说明所盗物品的真实来历,所以这个观点并非确证[原創研究?]。人类历史上有大量被盗被毁的古迹,都没有听说过有宝物流传于世,例如胡夫金字塔前后被盗多次,但也没听闻有宝物流传于世[來源請求]。
根据勘查,确实在秦始皇陵周围发现汞含量异常,学者认为如果地宫打开过,汞会很快挥发。因此初步证实了秦始皇陵内含大量水银的说法[註 1]。但是有人认为盗墓的洞穴太小,挥发需要时间,如果洞穴后来因坍塌或人工重新封闭,水银也不会完全挥发。还有人认为秦陵在宋代已经被盗,但后来经过修复[5]。
2019年央視的系列專題節目,曾擔任始皇陵考古隊長十多年的段清波教授統一釋疑,表示陵墓從未被盜[4],但兩千年來確實有人試圖盜墓,現代化考古地面物探科技結合空中掃描可以偵查所有翻動過的盜洞,而偵查發現兩個盜洞一個離封土堆尚有距離,另一個只在封土邊緣,離主地宮尚有幾百米遠,且深度不大便被放棄。而考古隊的洛陽鏟深探與地質雷達證明,始皇地宮與歷史上其他皇帝截然不同,全為七十公里外開採的巨石板包覆,與歷史書記載相符,並非其他陵墓所採用的木質結構;同時封土堆巨大無比,在大型工程機械發明前的時代不可能以人力在夜間偷挖小洞進入。
水銀探測則發現強烈訊號區只集中在封土正上方小平台,且分布圖形似乎有江山地形的輪廓[6],與史書一致,而周邊其他地方皆未有同等強度的水銀異常區,所以唯一來源只可能是地宮。至於歷史記載的項羽盜墓焚燒等傳說,考古界已經有共識認為當時他闖入的地方應該是兵馬俑區和周邊建築群,因此兵馬俑坑道有著諸多焚燒痕跡的情況。目前沒有任何歷史證據與科學證據證明有人對秦陵盜挖成功過。
開掘之爭[编辑]
從1976年開始,不斷有學者提出發掘秦陵地宫,理由主要有:
秦陵處於地震帶,需要發掘來保護地下文物。
開發旅遊資源。
防止盜墓。秦始皇祖墳秦東陵曾禁止挖掘,结果被盜。[7][8][9]
而反方则认为,现在的技术水準还不能应对规模巨大的秦陵地宫。在兵马俑问题上,已经犯下了不少错误,如不能保护带颜色的兵马俑,致使其彩绘快速脱落。而地宫有怎样的情况也不清楚,冒然挖掘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至於中國官方的立場,在1950年代開掘明定陵後,由于技术水準落后,出土的大批文物无法保存,发掘出土的丝织品变硬腐化。郑振铎、夏鼐为此上书中国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挖掘帝王陵墓。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從此之後,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成为中国考古界的定规。[10][11]
相关作品[编辑]
陪葬馬車
以秦始皇陵为主要内容进行创作的作品主要有:
《神话》(电影):将秦陵描述为一个藏在瀑布洞穴里的悬空建筑。同时声称驪山秦陵是掩人耳目而造。
《秦俑》(电影):表现了建陵者将工匠关闭在墓室中的场景。但在机关的表现上比较夸张,属于文学创作。
《神鬼傳奇3》(電影):由李連杰飾演的龍皇帝是參考了秦始皇所設計出來的人物,電影描述兵馬俑是龍皇帝麾下受詛咒的陶俑軍團。
《秦殇》(电脑游戏):表现了秦陵各种机关,但為呈現遊戲性,未能真實反映秦陵內部構成。
《盗墓》(科幻小说,王亚男著,2001年银河奖):记叙了盗墓高手司马亮化身煤矿业主企图将秦陵中的九鼎偷运出国,最终挫败被捕的故事。
《活俑》(科幻小說,倪匡著):描述被迫吃下秦始皇長生不老藥卻意外不死的試藥者,並困在始皇陵中的故事。
其他提及始皇帝陵的作品包括:
《史記·秦始皇本紀》: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古風·秦王掃六合》:唐代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提及“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尋秦記:以秦朝爲背景的穿越小說
秦始皇陵
註釋[编辑]
^ 1983年第7期的《考古》杂志发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一文称土壤汞量测定过程中,有1点的含量达到1440ppb,其余53点的平均含量约205ppb。1ppb相当于10的-9次方,即十億分之一。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分类:秦始皇陵
^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03-28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 秦始皇帝陵. 人民日报.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 存档副本. [2019-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 4.0 4.1 4.2 央視官方頻道-秦陵之尘封的帝国4. [2019-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 李宝柱. 学者考证: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盗 随葬品系重做. 凤凰网. 2010-02-03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 央視官方頻道-秦陵之尘封的帝国5. [2019-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 冽玮. 秦东陵被盗案共追回文物11件 可确认墓主身份. 中國新聞網. 2011-01-11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 忘记历史就意味背叛. 秦始皇祖坟现21个盗洞,“出土”手机电池,考古家:跟你没完. 2018-04-24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 盗墓贼打30米长盗洞直通秦东陵主墓. 網易新聞. 武汉晚报. 2011-01-26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 地下宫殿——北京定陵博物馆. 人民网. 2000-07-18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考古之痛:明定陵发掘的凄惨教训. 腾讯网. 2010-08-30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参见[编辑]
秦始皇
秦始皇陵兵马俑
查论编陕西专题西安市(省会)总体
历史
政治
经济
地理
城市
河流
山峰
山脉(秦岭)
关中平原
黄土高原
陕甘宁盆地
毛乌素沙漠
高等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文化
三秦
秦腔
汉剧
信天游
关中十大怪
Biángbiáng面
楊凌蘸水面
岐山臊子面
旅游景点5A级景区
兵马俑
华清池
黄帝陵
华山
城墙·碑林
大明宫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
法门寺
金丝峡
太白山
延安革命纪念地
西安地标
西安钟楼·西安鼓楼
陕西历史博物馆
小雁塔
4A级景区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共享资源
查论编西安行政区划
莲湖区
新城区
碑林区
灞桥区
未央区
雁塔区
阎良区
临潼区
长安区
高陵区
鄠邑区
蓝田县
周至县
地标
城墙
大明宫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钟楼
鼓楼
大雁塔
小雁塔
碑林
兴教寺
半坡遗址
文化
秦腔
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交通
西安地铁
西安站
西安北站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210国道
211国道
312国道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文化遺產自然遺產
438:长城(八达岭、山海关與嘉峪关)439:北京及瀋陽的明清故宮440:莫高窟441:秦始皇陵44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703: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704: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705:武当山古建筑群707: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共3處)778:庐山国家公园811:丽江古城(共4處)812:平遥古城813:苏州古典园林(共9處)880:北京皇家园林—頤和園881:北京皇家祭坛—天壇912:大足石刻(共5處)1001:青城山—都江堰1002: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1003:龙门石窟1004:明清皇家陵寝(共14處)1039:雲岡石窟1110:澳門歷史城區(共2區)111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1112:開平碉樓與村落(共4處)1113:福建土楼(共10處)1114:殷墟(共2處)1135: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共5處)1279:五台山(共2處)1305: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處)1334:杭州西湖文化景观1389:元上都遗址1442A: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國境內有汉魏洛阳故城等22處,合共33處)1443: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與浙东运河)1474:土司遗址(共3处)1508: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1541: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1561: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1592:良渚古城遗址1665: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1714:北京中轴线1734:西夏陵
637:九寨沟风景名胜区638:黄龙风景名胜区640:武陵源風景名勝區1083: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1213: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臥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1248:中国南方喀斯特(共12處)1292:三清山国家公园1414:新疆天山(共4處)1335:中國丹霞(共9處)1388:澄江化石遗址1509:湖北神农架1540:青海可可西里1559:梵净山1606: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1638:巴丹吉林沙漠
複合遺產437:泰山547:黄山779:峨眉山—乐山大佛911:武夷山「A」與哈萨克斯坦與吉尔吉斯斯坦共有。世界遺產主題首頁 | 世界遺產專題 | 世界遗产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 维基共享资源
查论编陕西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市
大雁塔
小雁塔
兴教寺塔
西安城墙
西安碑林
半坡遗址
丰镐遗址
阿房宫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大明宫遗址
秦始皇陵
西安事变旧址
蓝田猿人遗址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西安清真寺
杜陵
姜寨遗址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灞桥遗址
华清宫遗址
仙游寺法王塔
西安钟楼、鼓楼
水陆庵
康家遗址
老牛坡遗址
栎阳城遗址
东渭桥遗址
西汉帝陵注1
鸠摩罗什舍利塔
公输堂
香积寺善导塔
西安城隍庙
八云塔
重阳宫祖庵碑林
秦东陵
明秦王墓
长安圣寿寺塔
长安华严寺塔
昭慧塔
大秦寺塔
易俗社剧场
杨官寨遗址
鱼化寨遗址
西峪遗址
建章宫遗址
圜丘遗址
窦太后陵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薄太后陵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敬德塔
大学习巷清真寺
东马坊遗址
中渭桥遗址
西安二龙塔
户县化羊庙东岳献殿
革命公园
葛牌镇红25军军部旧址
铜川市
药王山石刻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玉华宫遗址
耀县文庙
神德寺塔
祋祤宫遗址
重兴寺塔
延昌寺塔
宜君石窟群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
宝鸡市
周原遗址
秦雍城遗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慈善寺石窟
石摞摞山遗址
北首岭遗址
凤凰山遗址
杨家村遗址
法门寺遗址
太平寺塔
周公庙
扶风城隍庙
杨珣碑
水沟遗址
益家堡遗址
桥镇遗址
赵家台遗址
茹家庄遗址
成山宫遗址
李茂贞墓
净光寺塔
金台观
古邰国遗址注2
血池遗址
孙家南头仓储遗址
柳巷城遗址
石鼓山墓地
太公庙秦公墓
宝鸡申新纱厂旧址
咸阳市
茂陵
霍去病墓
昭陵
乾陵
顺陵
大佛寺石窟
昭仁寺大殿
秦咸阳城遗址
长陵
郑国渠首遗址
甘泉宫遗址
泰陵
西汉帝陵注1
三原城隍庙
泰塔
泾阳崇文塔
武陵寺塔
咸阳文庙
彬县开元寺塔
古邰国遗址注2
秦直道遗址注3
郑家坡遗址
秦直道起点遗址
沙河古桥遗址
安仁瓷窑遗址
汉云陵
兴宁陵
清梵寺塔
报本寺塔
武功城隍庙
北杜铁塔
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
宏道书院
永康陵
碾子坡遗址
咸阳秦王陵
金川湾石窟
马栏革命旧址
渭南市
司马迁墓和祠
西岳庙
桥陵
魏长城遗址
永陵
韩城大禹庙
甜水沟遗址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京师仓遗址
良周遗址
唐代帝陵
仓颉墓与庙
韩城普照寺
韩城文庙
韩城城隍庙
党家村古建筑群
澄城城隍庙神楼
横阵遗址
梁带村遗址
精进寺塔
百良寿圣寺塔
法王庙
北营庙
玉皇后土庙
玄武庙青石殿
庆安寺塔
丰图义仓
渭华起义旧址
南沙遗址
下河西遗址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徵邑漕仓遗址
潼关故城
尧头窑遗址
永垣陵
北周成陵
李重俊墓
唐惠陵
李氏家族墓地
法源寺塔
慧彻寺南塔
罗山寺塔
崇寿寺塔
大象寺塔
韩城九郎庙
庆善寺大佛殿
紫云观三清殿
合阳文庙
慧照寺塔
桥上桥
毓秀桥
杨虎城旧居
刘家洼遗址
弘农杨氏家族墓地
杨震家族墓地
富平万斛寺塔
蒲城海源寺塔
合阳千金塔
柳枝关帝庙
马庄华严寺
蒲城考院
延安市
延安革命遗址
黄帝陵
瓦窑堡革命旧址
钟山石窟
延一井旧址
洛川会议旧址
石泓寺石窟
万安禅院石窟
吴旗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
龙王辿遗址
杨家坟山遗址
秦直道遗址延安段
铁边城遗址
开元寺塔
柏山寺塔
福严院塔
万凤塔
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及琉璃塔
芦山峁遗址
城台石窟
金盆湾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部旧址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
延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驻地旧址
张思德牺牲纪念地
汉中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武侯墓
龙岗寺遗址
李家村遗址
张骞墓
蔡伦墓和祠
开明寺塔
五门堰
张良庙
灵岩寺摩崖
何家湾遗址
宝山遗址
宁强羌人墓地
汉中东塔
良马寺觉皇殿
智果寺
勉县武侯祠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魏氏庄园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榆林市
统万城遗址
府州城
白云山庙
杨家沟革命旧址
石峁遗址
李家崖城址
麟州故城
吴堡石城
榆林卫城
盘龙山古建筑群
姜氏庄园
银州故城
代来城城址
走马梁汉墓群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鸿门寺塔
七星庙
绥德党氏庄园
米脂常氏庄园
小河会议旧址
商洛市
花石浪遗址
东龙山遗址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紫荆遗址
商洛崖墓群
骡帮会馆
安康市
刘家营遗址
瓦房店会馆群
凤堰梯田
注1:西汉帝陵为咸阳市和西安市共有。
注2:古邰国遗址为咸阳市和宝鸡市共有。
注3:秦直道遗址,亦为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京 · 津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沪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渝 · 川 · 贵 · 云 · 藏 · 陕 · 甘 · 青 · 宁 · 新
查论编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万里长城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北京故宫
苏州园林
安徽黄山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西安秦陵兵马俑
(1985年《中国旅游报》评选)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含立项项目)华北北 京
圆明园
周口店
琉璃河
河 北
元中都
泥河湾
赵王城
邺城
中山古城
燕下都
定窑
山 西
晋阳古城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
陶寺
内蒙古
辽上京
萨拉乌苏
和林格尔土城子
东北辽 宁
牛河梁
金牛山
吉 林
集安高句丽
渤海中京
罗通山城
磨盘村山城
长白山神庙
黑龙江
渤海上京
金上京
华东江 苏
鸿山
扬州城
阖闾城
龙虬庄
草鞋山
浙 江
良渚
大窑龙泉窑
上林湖越窑
安吉古城
马家浜
上山
河姆渡
宋六陵
安 徽
明中都皇故城
凌家滩
寿春城
双墩
禹会村
繁昌窑
山 东
曲阜魯國故城
大運河南旺樞紐
城子崖
大汶口
临淄齐国故城
两城镇
福 建
万寿岩
城村汉城
南山
苦寨坑窑
德化窑
江 西
御窑厂
吉州窑
汉代海昏侯国
吴城
铜岭铜矿
中南河 南
殷墟
隋唐洛阳城
漢魏洛陽故城
郑韩故城
仰韶村
二里头
郑州商城
三杨庄
偃师商城
城阳城址
贾湖
庙底沟
大河村
平粮台古城
虢国墓地
清凉寺汝官窑
宋陵
湖 北
熊家塚
盘龙城
屈家岭
龙湾
楚纪南城(含八岭山)
铜绿山
石家河
苏家垄墓群
明楚王墓
学堂梁子
擂鼓墩
湖 南
長沙銅官窯
城头山
炭河里
里耶古城
老司城
汉长沙国王陵
广 东
笔架山潮州窑
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及大洲湾
青塘
广 西
甑皮岩
靖江王府及王陵
合浦汉墓群与汉城
西南四 川
三星堆
金沙
邛窑
罗家坝
宝墩
城坝
重 庆
釣魚城
贵 州
可乐
云 南
太和城
石寨山
西北陕 西
阳陵
秦始皇陵
大明宫
汉长安城未央宫
石峁
统万城
乾陵
汉长安城(不含未央宫)
秦咸阳城咸阳宫
龙岗寺
阿房宫
周原
杜陵
秦雍城
桥陵
甘 肃
锁阳城
大地湾
大堡子山
青 海
喇家
热水墓群
宁 夏
西夏陵
水洞沟
新 疆
北庭故城
苏巴什佛寺
七个星佛寺
注:*斜体项目为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而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的项目。立项时遗址公园全称为“XX考古遗址公园”,列入正式名单后全称为“XX国家考古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