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背景与核心挑战
在Windows 10系统中,进程名称(通常为ImageFileName或CommandLine)是任务管理器、资源监视器以及第三方进程管理工具所依赖的显示信息。然而,Windows并未提供官方API允许用户直接修改运行中进程的显示名称。这种需求常见于:
调试场景:希望临时重命名进程以区分调试实例安全研究:尝试隐藏或伪装进程行为反逆向工程:混淆进程名以增加逆向分析难度
因此,开发者或安全研究人员常尝试通过非官方手段实现进程名称的修改,这涉及Windows内核机制、内存访问控制、DLL注入等技术。
二、技术原理与实现路径
要修改进程名称,需理解Windows进程结构和任务管理器获取进程信息的机制。以下为关键概念:
组件作用相关结构体/字段PEB(Process Environment Block)保存进程的基本信息ProcessParameters->CommandLineEPROCESS内核态结构体,包含进程名等信息ImageFileNameWMI / Performance Counters任务管理器获取进程信息的来源之一Win32_Process
三、实现方式与技术分析
根据目标修改的深度与系统权限,可分为以下几类方法:
用户态修改(仅修改显示名)修改PEB.ProcessParameters.CommandLine字段适用场景:不影响内核结构,仅用于欺骗部分监控工具限制:任务管理器可能仍显示原始名称
内核态修改(修改EPROCESS.ImageFileName)需要驱动级权限(如通过内核驱动或利用漏洞)影响系统全局对进程名的识别风险: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蓝屏
注入DLL并Hook API调用拦截如NtQuerySystemInformation等函数修改返回值中的进程名字段适用于对抗进程监控工具
四、代码示例与技术实现
以下为一种用户态修改命令行参数的示例(不修改内核信息):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_UNICODE_STRING {
USHORT Length;
USHORT MaximumLength;
PWSTR Buffer;
} UNICODE_STRING, *PUNICODE_STRING;
typedef struct _RTL_USER_PROCESS_PARAMETERS {
BYTE Reserved1[16];
PVOID Reserved2[10];
UNICODE_STRING ImagePathName;
UNICODE_STRING CommandLine;
} RTL_USER_PROCESS_PARAMETERS, *PRTL_USER_PROCESS_PARAMETERS;
int main() {
// 获取PEB
PPEB pPeb = (PPEB)__readgsqword(0x60);
PRTL_USER_PROCESS_PARAMETERS pParams = (PRTL_USER_PROCESS_PARAMETERS)pPeb->ProcessParameters;
// 修改命令行
WCHAR newCmd[] = L"NewProcessName.exe";
pParams->CommandLine.Buffer = newCmd;
pParams->CommandLine.Length = wcslen(newCmd) * sizeof(WCHAR);
pParams->CommandLine.MaximumLength = pParams->CommandLine.Length + sizeof(WCHAR);
wprintf(L"Command line changed to: %s\n", pParams->CommandLine.Buffer);
return 0;
}
五、安全性与系统稳定性考量
尽管技术上可行,但修改进程名称存在显著风险与挑战:
稳定性风险:非法修改PEB或EPROCESS结构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崩溃安全检测:杀毒软件或EDR工具可能识别此类行为为恶意活动权限要求:内核修改需具备驱动权限,普通用户无法直接操作兼容性问题:不同Windows版本(如Win10 vs Win11)的结构布局可能不同
六、流程图与逻辑结构
以下是修改进程名称的典型流程逻辑:
graph TD
A[开始] --> B{权限是否足够?}
B -- 否 --> C[尝试提权或注入]
B -- 是 --> D[定位PEB或EPROCESS结构]
D --> E[读取当前进程名]
E --> F{是否需修改显示名?}
F -- 是 --> G[修改CommandLine字段]
F -- 否 --> H[修改ImageFileName字段]
G --> I[注入DLL Hook系统调用]
H --> I
I --> J[完成修改]
七、总结与扩展方向
修改进程名称是一个涉及操作系统底层机制的技术话题,其背后涉及Windows内核结构、内存保护机制、进程通信等多个维度。随着Windows安全机制(如签名驱动、HVCI、用户态隔离等)的增强,此类操作的实现难度与风险也在持续上升。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进程伪装(如使用Hypervisor)对抗现代EDR与内存扫描技术的新型注入策略结合Windows沙箱机制实现更安全的进程伪装